
杭州的朱女士想說說一次打網(wǎng)約車的經歷,司機的言行舉止讓她心里一直放不下。
(資料圖片)
3號中午,朱女士帶孩子從醫(yī)院出來,通過支付寶平臺叫了一輛滴滴網(wǎng)約車。她說自己比較容易暈車,上車后就想打開車窗通風。
朱女士:然后車窗按不動,然后我又(按)了,以為自己沒使好力,又使了一下,然后還是下不來,我就問司機了,我說師傅能幫我車窗開一下,我想透一下氣,他一開始沒有響應,后來又說了,說了以后他說,車窗鎖了,我說你幫我開一下,他說鎖了開不了。
記者:當時車里是密閉的嗎?
朱女士:他的車窗開了一個手指頭的縫。
朱女士說,在和司機交流的過程中,對方態(tài)度始終都不太好,接連說了好幾個理由,就是不開車窗。
朱女士:他說開了空調,那我說我不舒服,我想透透氣,然后他說,后來又找借口粉塵過敏,后來又說,他這個車窗就是這樣,開不了的,那我就說了,因為我能感覺到,他的情緒是對著我的,所以我就說,你車況是這樣子的,乘客是有各種要求的,你這個車是不適合在路上,做這種公共服務類型的。
朱女士說,按照防疫要求,網(wǎng)約車開窗通風接乘客,是最基本要求,但司機就是不肯開車窗,之后司機就把車停在路邊,取消了這個訂單,要求她下車。
朱女士:你不愿意載,那我也不坐了,就下車了。當我剛下車要關門的時候,他說了一句話。他說像你這樣的,不適合坐這個車,你適合坐……你適合坐救護車。然后我就上去了,我本來已經下車了,我就又上去,我說你再給我說一遍,你剛才說什么。那我肯定生氣啊,我說如果按頻率,也不應該是我,然后他就生氣了,就直接說了,他說你們全家進火葬場,當時他車還沒開,就停在那的時候說的。
朱女士說,之后司機還說了很多辱罵的話,她不想再轉述了,當時聽到那些話,自己也有些情緒失控。因為孩子在身邊,她只能先下車安頓好孩子,之后聯(lián)系了滴滴方面進行投訴。
朱女士:安全專員給我電話了,聽過(車內)錄音,她說確實很過分,她有道歉,她說我給你三張優(yōu)惠券,再把他拉入永久的什么黑名單,給他造成的損失是什么呢,他以后平臺的接單會變少。我說第一點,我不要你的優(yōu)惠券,你不用給我發(fā);第二點,我要他道歉,我說這個太過分了,在中國的文化里面,這個是沒辦法接受的。
現(xiàn)在已經看不到朱女士打的這輛車的相關信息,也聯(lián)系不上網(wǎng)約車司機。
記者聯(lián)系滴滴平臺后了解到,司機和乘客因車內掃碼以及開車窗的問題發(fā)生爭執(zhí),司機存在先辱罵的情況,經平臺協(xié)調,司機已經向乘客致歉,平臺也再次致歉,并對司機進行處罰。朱女士介紹,通過滴滴平臺連線,司機已經向她道歉,她也能放下這件事情了。